溫泉鎮巴斯

巴斯(Bath)是索姆塞特郡(Somerset)東北面的一座城市,距離埃克賽特不到兩個小時的火車,幾個禮拜前趁天氣大好我抽空去了一趟。

當火車快要開進巴斯溫泉站(Bath Spa)的時候,雖然周圍沒什麼老建築,不過遠遠地便能透過車窗望見當地有名的大教堂。車站位於整個城市的南部。因為當時車站正在翻修擴建,所以甫一出站便是雜亂的工地,沒留下什麼好印象。從火車站一直到城中還有一段距離,幸好不長,主要是新開發的商舖,其中雲集了各種可以想見的英國 High Street 品牌。我仔細觀察了一下,這些店舖的房子都是一種建築風格,偏黃的石質外立面,偶爾搭配羅馬柱式和窗花,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為了和城中老建築保持一致的風格。巴斯城市不大,人口僅八萬多一點,大概稱之為「鎮」更合適吧。由於事先做了功課,我對幾個要參觀的景點都了然於胸。其實從南至北步行頂多半個小時,不過這半個小時可看的地方也是很多的。

巴斯作為旅遊城市和世界文化遺產,遊客絡繹不絕,城中有穿梭巴士來往於景點之間。巴士雖可省卻勞頓之苦,不過我還是以為步行是體驗這座城市的最佳方式。

巴斯修道院教堂(Bath Abbey)不僅是地標,亦為古代市民的信仰和集會中心。我雖去過英國許多城市的教堂,貌似千篇一律,其實還是有不少不一樣的地方可看。譬如這座教堂,佔地面積雖不大,但氣勢異常巍峨,蓋其有歌德式的風格,根根尖頂直刺蒼穹。因為周圍沒有大的教堂墓地和草坪,人直接站在建築下,更覺高大。叩門而入,幾塊彩色玻璃甚是奪目。我用相機鏡頭推進觀察,所繪聖經人物和貴族紋飾極為精細,白天陽光透過玻璃直射進來,炫目斑斕。那些石雕和屋頂的花紋也頗為精緻,人像的面部細節處理得極光滑,如非目睹,很難相信這是幾百年前手工雕琢之物。後來瞭解到這座教堂創建於7世紀,12世紀重建,中間修修補補就花了幾百年,可見英人信仰之虔誠,這才是百年大計,絕非今日內地城市建設所謂「規劃」可比。靜坐其中,抬頭望見一縷縷陽光透進教堂,偶爾有信徒閉目禱告,頓生敬畏之心。教堂鐘聲每逢半時便鳴一次,洪音迴盪於長廊間,塵世之瑣事此時此刻乃灰飛煙滅。教堂內另有數具石棺矗立其間,墓主皆為教堂做出貢獻的主教,相比國內那些不繳費就會被刨墳的可憐主,他們死後葬於此處供人憑弔,應該能夠安息吧。

說到巴斯,總會讓人毫不費力地想到浴場,蓋「洗浴」在英文中便是 bath。巴斯著名的羅馬浴場(Roman Bath)就在教堂隔壁。現今這處羅馬時代的浴場遺址成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,門票也算當地一大收入吧。參觀路線由上而下,不過進去後一個大約25×10米左右的浴池便映入眼簾,池水呈翠綠色,看似不那麼清澈,其實近看還是比較乾淨的。之後當我下去的時候,特地摸了流入池中的泉水,溫水,清晰透底,不過水道由於礦物質的沉澱變成了硫磺色。其實現今浴池上方的建築都是後來重修的,因為風格非常協調,所以頗能迷惑眾人。幾個羅馬時代的大將立在池子上方石質屋簷的四周圍,其中不乏名人,譬如說凱撒。巴斯在羅馬時代稱 Aquae Sulis,意為「水與智慧女神莎莉絲之水」。館內展出各種發掘的石雕或管道,因為古時沒有泵之類的東西,引水都靠重力和彎道的高低設計來進行,令人不禁慨嘆於羅馬人的聰明發達與懂得享受的情趣。在羅馬時代,人們視泡湯為勞累一天後的最佳放鬆之法。入浴場先得更衣,領鹽巴和一種特殊的精油。接著躺在板上,搓澡工會用水晶鹽和油將你一身的污垢盡數除去,從而讓毛孔完全打開。然後你便可入熱水池和冷水池,閉目養神,享受溫泉礦物質對你肌膚的滋養。博物館出口處有一個水龍頭嘩嘩流著溫泉水,遊客可以用水杯接過一嚐,感受一下這傳說中的巴斯水。我嚐了下,總體似熱水瓶裡倒出的白水,不過有一股淡淡的硫磺味,可能有些保健效果吧,誰知道呢!後來發現邊上有紀念品店居然將之出售,一瓶和腳癬藥水大小相若的巴斯水,居然要價四五鎊,毛新宇才會買吧。

巴斯城中的許多古典建築都是喬治時代(1714 – 1830)建立起來的,故這些建築的風格被稱為喬治時代風格(Georgian architecture)。其主要特徵便是排式連體房屋(terrace),典型如圓形廣場(the Circus)和皇家新月樓(Royal Crescent)。這兩處景點皆在巴斯西北,與城中最大的公園維多利亞皇家公園(Royal Victoria Park)毗鄰。圓形廣場由四幢建築包圍,每一幢皆為正圓的四分之一形狀,中間有街道貫穿。這種建築單看一戶不覺有甚稀奇,但當你將其連在一起看時,就能感到一種氣勢,一種重複的美,讓人想到羅馬的競技場。這幢三層建築中間都有羅馬多立克柱式,三格為一戶,能住在這裡的想必都是富人,因為古時乃是皇親國戚或者貴族的居所。廣場中央是圓形草坪,中有一棵參天古木,人們在樹蔭的庇護下打發下午的慵懶時光,一派和諧。想來此處也算是保護建築,故居民也不敢胡亂改變外立面的樣式,所以一眼望去,窗戶窗簾整齊劃一,宛如儀仗隊,都不知道是否有人居住。從圓形廣場出發經過一條馬路很快便到皇家新月,因為該樓呈半圓形,好似一眉新月,故得此名。這幢建築規模更大,庭前又是寬廣的草坪,所以更加氣派。該樓一號如今闢為一家博物館,我饒有興致地入內參觀時,碰到一個老頭子,容甚和藹,便與他攀談起來。原來他家在布里斯托,也是抽空過來短途旅遊,其實他三十年前來過,故這次算是故地重遊。他見我有興趣,便同我一道上樓參觀。博物館內經裝修恢復成喬治時代的原貌,可見貴族用的餐具和壁畫的佈置,館員介紹此樓曾是舊時大小貴族度假的短期居所。屋內設施齊全,房間裝有百葉窗和通風氣道,窗簾和燭台甚典雅。半地下室乃廚房及傭人臥房,頗似英國電視劇《唐頓莊園》(Downton Abbey)裡的模樣。此處看到了喬治時代傭人做飯所用到的各色廚具,譬如掛柔的鉤子、搧風的工具、捕蟲器,還有一個圓形滾籠,內可置一犬,令其奔跑不止,從而自動煽火,頗有趣。

由於當天陽光和煦,新月樓外的草坪上,愜意如常,曬太陽、踢足球的人,好不歡樂。我和老頭漫步其間,踱到了邊上的維多利亞公園。當時已過五點,太陽雖遠未下山,不過那些博物館都已關門,我們便決定去公園一遊。該園始建於1830年,當時維多利亞女王還是年僅11歲的維多利亞公主。入園不久可見一方尖碑,大概又是紀念在英國歷次對外戰爭中犧牲的將士的吧。英國許多城市都有紀念兩次世界大戰的紀念碑,上面鐫刻著犧牲官兵的姓名,每逢停戰紀念日許多人都會前來獻上罌粟花以誌緬懷。在這裡,個人高於集體,所以才有每一個名字的記錄,而不像中共所謂「舍小家為大家」,名字都不曾記下,試想倘若小家都不保,遑論什麼大家?個體得不到尊重,「國家」又有什麼意義呢?公園內草木葳蕤,涼風習習,樹葉沙沙作響,松鼠鷗鳥穿梭林間,倘居園側,則此處晨跑散步不二之選。某小徑盡頭又有一園中園,乃一小巧精緻的植物園,其中栽有百十種花木,繽紛可愛,從銘牌上看到還有不少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品種。另有一羅馬樣式的神殿一幢,曾用於1924年的帝國博覽會,別有意味。

與老人分手後,我慢慢逛回城中,走到流經市內的埃文河(Avon)邊已是落日餘暉,所以勉強給普爾特尼橋(Pulteney Bridge)拍了幾張照片。這座橋非常奇特,在橋上一半是建造的房屋商舖,另一半是通道,故在河的一側只能看到一排房屋。據說這種樣式的橋,世界上也只有四座,所以被政府列為「一級登錄建築」。巴斯在二戰時不若埃克賽特及其他南面的城市,沒有遭到大規模破壞,所以老城建築得到了很好的保留,後面新修的一批房屋也與老房子的風格融為一體,都是淡黃的磚面和石柱。離橋不遠處有一人造月牙形小瀑布,水波潺潺,岸邊的餐館裡飄來股股炙香。我就在這晚飯之際,又走遍了這裡的大街小巷,然後坐在教堂邊的長椅上,靜靜地發著呆。此時微風拂面。廣場上,鴿子仍在覓食。而我已陷入巴斯的悠長鐘聲和裊裊炊煙裡。

作者: 華生

我是一個隨和的人,喜歡歷史、地理、古典音樂。

發表留言